2)第五百六十一章 无畏时代(五)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军舰排水量和主炮口径都越来越大,结构和设施也越来越精密、复杂。

  德国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利用其工业优势奋起直追,于是到一战爆发时英德两国已分别拥有无畏和超无畏舰30及20艘。

  同一时期的其他列强,如美、日、俄、法、意、奥匈等自然也追逐潮流建造了一批同类舰只。

  它们在数量上自然难以和英、德的两国相比,但在质量上则也不乏佳作。

  以丑国为例,他们在1912年开始建造两艘“内华达”级战舰“内华达”号和“俄克拉荷马”号,其标准排水量达27500吨,装有10门356毫米巨炮(22+32),航速为19节。

  分别于1913及1914年开始建造的两艘“宾西法尼亚”级舰“宾夕法尼亚”号和“亚利桑那”号的标准排水量则达31400吨,装有356毫米主炮12门(34),航速提高到了21节。

  显然,这两级战舰在当时均属世界一流。

  而国力比较贫瘠的霓虹居然也是较早拥有无畏舰的国家。

  这个刚刚崛起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暴发户已经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尝到了建设海军的甜头,所以倾其所能地勒紧了裤腰带大兴海军。

  分别于1912及1913年建造的两艘超无畏舰“扶桑”和“山城”号就采用了英国新研制的356毫米炮,1915年开始建造的“伊势”和“日向”二舰又在前两舰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大洋上最耀眼的明星并不是无畏舰,而是与无畏舰几乎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新兴舰种--战列巡洋舰。

  这个舰种的吨位和火力均与无畏舰相近,但装甲较薄,所以航速要快得多。

  这种兼具无畏舰火力和快速巡洋舰机动性的舰种来得迅猛、打得狠、撤得快。

  在一战前期的主要属于偷袭及反偷袭的中小规模海战中它直接充当了主力舰,根本不需劳动无畏舰的大驾,或是等无畏舰赶到时已经结束了战斗,所以一时间独领风骚,抢尽了其它舰种的风头。

  然而1916年5月31号爆发的那场规模空前的日德兰海战终于证明了无畏舰的价值。

  当时英国前锋诱敌舰队的司令贝蒂不等属下四艘各装有8门381毫米巨炮但航速较慢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赶到,就性急地率领6艘战列巡洋舰冲向德舰,结果当场被击沉两艘,另有数舰受创不轻,直到上述四艘超无畏型战舰抵达战场后危机才得以缓解。

  可是接下来德国的公海舰队也出现在海平线上,英前锋舰队马上转舵后撤,四艘超无畏舰因航速较慢落到了最后,结果遭到猛击。

  “伊丽莎白女王”、“巴勒姆”和“马来亚”号死伤了不少官兵,“战仇”号的舵机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