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换了人间之二:降官们(3)明、清衰亡之辩(下)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明国,洪承畴应该最有发言权了,众人都看向他。

  洪承畴也是一幅“非我莫属”的模样,他站了起来,先向尼堪施了一礼,然后侃侃而谈。

  “治国之道,无非官、兵、民。官者,筹划方略,居中调度支应;兵者,对外,守护疆界,对内,弹压反叛;民者,农工商是也,尤以农者为重”

  “若是顺天应命,阳调和,三者各安其命,各守其责,自当国泰民安,外可御敌于外,内可垂拱而治”

  “大明……明国近来多有不顺,外有建州作乱,辽东一地便拿去了军饷的一半,更兼天灾不断,大旱、瘟疫此起彼伏,导致饷源减少、断绝”

  “乱民趁机啸聚,官府在弹压之时,多有不当之处,或过于苛厉,或过于宽柔,导致镇而复叛,叛而复镇,终成燎原之势”

  “明国兵卒,苦于无饷无粮,岂能全力以赴?饶是如此,官军依旧比贼寇强大,但终究埋下隐患,有的深受国恩却并无忠君国之心,明明有灭尽贼寇之力,事到临头却纷纷留有一线,导致贼寇始终不能剿灭”

  “先是陕西,再是山西,接着便是中原一带,贼寇久不能除,耕种之事便随之荒废,没有耕种,哪有钱粮供饷?当此时,朝廷应当稍稍缓减一二,可惜依旧苛厉如常,此种形之下,便有更多的农户投入贼寇营伍”

  “总之,这几年,朝廷外有建州之患,在辽东耗费了大量的军力、钱粮而一无所获,内有天灾,导致流寇益做大,朝廷上下皆有举止失措之责”

  “没了?”,尼堪点点头,微笑着看着他,洪承畴一愣,心想,“难道皇上并不满意?”

  于是又补充了几句,“明国皇帝刚厉乖张,喜怒无常,作为他的臣子,晚上还是好端端的,第二上朝后还不知晓能不能活着回来,登基后没有几年,内阁、督抚换了不知凡几,政纲也是无端变换,上下都莫衷一是,如此用人、施政,岂有长治久安之势?”

  尼堪让他坐下了,又看向其他人,这里面,除了洪承畴,也只有姚恭有发言权了。

  没想到的是,当他听到洪承畴最后对崇祯帝的评价后却有些不忿,他倏地站了起来,先是向尼堪施了一礼,接着便大声说道:“学生的想法倒是与洪大人不同”

  “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宵衣旰食,夙兴夜寐,不能说不是一个好皇帝,有些事确实切了一些,不过国势艰危如此,总有一二苛厉急切之处,也尚属有可原”

  “可恨那些文武百官,一个个都将名家经典,圣人教诲抛之脑后,一门心思都是为了保住自己抑或门人弟子的官位,就算不做官了,也是保住家产、妻妾、子女为上,没有半点忠君国之心,士绅都是如此,遑论其他?”

  “故此,士绅牵一发而动全,彼等如此,又岂能苛求农户、军户、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