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 39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吏部大计,大计也近在眼前了。从福建到京里,快的也要赶两个月,如今已进了十月,明年正月就要朝觐,福建省上下主官与首领官此时便该准备出行。

  那么他给宋县令的考语就得提前写了——桓凌的考语里也该有这两项。还要叫驿站加急递信,把武平县抑制豪强、追回赋税之事告诉省、府两级,叫布、按二使与府厅官员写考语时也加上这份实迹。

  黄大人捋着清须思忖了一会儿,对桓凌说:“本官这几日便要回府城,此处清丈田亩、打击豪强之事却不能停。宋令上京时,武平县的事便交予伯风了。”

  桓凌看了宋时一眼,点头应道:“这是下官分内之事,自当尽心尽力,不负大人嘱托。”

  巡按大人既然来了,他们两个也不能扔下上官自顾自地干活,便把鱼鳞册交给书吏,陪黄大人体察民情。入冬之后没什么农活,乡民们大多聚在洞元观看病、看百戏、听人科普农业知识,只偶尔见远处旱田里有人侍弄冬小麦,直走到溪边才看到有人在清淤。

  冬日里正是治水的好时候。

  这些溪水夏秋间容易泛滥,多半儿因为水里淤积泥沙太深,排水不畅。趁冬日叫人筑堤坝束水冲沙,或直接排干一段溪水,下水清淤,再在较宽的溪流河道旁挖出备用的排水沟,明年就能减少灾情。

  这些都是现代水利工程论文里写到的。那些很复杂的流速、水量什么的宋时懒得算,但大体怎么干他还是能看懂的,趁今年服瑶役的人多,拉起队伍就是干!

  修堤坝、修蓄水池、修路、种树……他甚至想在农村房子上都刷上“要致富,先种树”“要致富,多养猪”的经典标语。可惜这时代的读书人太清高,事也多,要是村里公然涂这些标语,准得有人骂县里满身铜臭、有辱斯文,他也只能暗戳戳叫花匠上台宣传一下植树造林的理念。

  这溪水两侧,回头也要研究一下种什么树来加固水土。

  黄巡按恰好问道:“这些修河的民夫里,可有本官判罚的那些隐户?”

  民夫当中,有许多体态暄软,一看就不像时常干活的农户的。往年这些人在大户阴庇下什么都不用干,今年他们头顶的大树倒了,县里又不许他们出银子顶瑶役,这些人终于要体会一把劳役的辛苦了。

  宋时也看向那些人,含笑答道:“正是。学生记得,那个几肥白的就是林、徐两家的管事、庄头一流人物。若非老大人亲断这些案子,凭家父一地县令之力,还奈何不得他们呢。”

  黄大人微微眯起眼,看着寒风中卷起裤脚下河清淤的民夫,满意地说:“宋大令果然将政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浪费民力。冬日虽无胜景,眼前这番清淤导水的场面也有国泰民安之象,合该作几篇诗文志之。”

  宋时忙又替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