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_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子兰真能那么值钱?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一盆兰花一下子卖出几万块的高价,几乎是能抵上一个小的村办工厂的一年的营业额,这种事本来就不正常。

  钱晴以前也就是觉得这事不靠谱,就拿她自己来说吧,虽然现在她的身价说出来能把大院里绝大部分人都吓一跳,但她依旧还是住着筒子楼,连买个车都要思前想后,可北面居然有人拿一辆轿车换一盆花!消息传开,钱晴都觉得这些人多半有病。

  后来周皓给她普及过一些所谓“资本”的知识,她现在也能大概明白这就是所谓的资本市场买进卖出的手段。值钱的不是花,而是附加在花上面买进卖出的供需和期望。

  但是周皓这么斩钉截铁的说出来这个市场要在半年之内崩塌,钱晴震惊之余还有些不理解。

  “你怎么知道明年上半年就要出事?”

  周皓:“猜的,不过也是有一定依据。”

  “其实这个市场从去年开始就有点不正常,当是也是为了遏制,北面不是说一盆兰花控制在两百元之内吗?但这个政策发布之后,市场反而更走高,发展到今年,抓人眼球的消息越来越多。再不管,后面真蔓延开,大家还上什么班?干脆都去炒兰花好了。”

  周皓叹口气:“任何东西崩塌之前,都是一副走到最顶点略带疯魔的繁荣模样。”

  钱晴心里一沉:“那你说怎么办?我爸那个人,对我奶奶十分孝顺。大伯出事倒没什么,早就分家了。不过我奶跟着大伯家,到时候来我爸这里三哭两哭,我爸一个心软,松开一个口子就没完了。”

  也不怪她这样害怕,跟随君子兰市场一路走高的,还有民间的借贷市场。

  去年钱雨开粉条厂没钱,走了银行的贷款贷了八千。当时贷款的手续还比较难办,钱晴给她做了担保,还有抵押,这才贷下来八千块。

  但从去年到几年,个体户越来越多,公家的贷款走不下来,就有人去走私人的贷款。

  光是钱晴听过的就数不胜数,有些个体户开始的早,手里攒下了一点钱。存起来吃亏,都想把手里的钱轱辘几圈。这时候就有人专门拉线,把这些资金收集起来走私人借贷。

  前段时间筒子楼还有人过来找她,说是她的现金流要是充裕的话,完全可以把资金放出去,利息比银行多。

  钱晴当然是没有答应,但想想钱大伯这种人,敢把房子抵押了去炒君子兰,那他自然也敢再走私人借贷。说不好现在已经去贷了!

  钱晴今年在察觉到借贷市场的不正常之后,前段时间去参加展销会都是问钱雨周转的钱。

  在她的引导下,钱家一家子开的几个厂都在有意保存现金流。反正钱母的辣酱厂,钱雨的副食公司,她自己的服装公司都是闻兰管着总账。大不了就一家子之间互相转借一下,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