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9章 当时七夕笑牵牛(下)_唐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城内。随着深冬以来连绵不断的大雪稍停,周淮安也再度冒着严寒出来巡视京畿道境内的诸多安置地和营田区,顺便合情合理做几首诸如“北国冰封,千里雪飘。”之类的应景诗词以为传世后人。

  “攻破泰宁军之后,居然得到降卒三万,另有临时征募的精壮两万?彼辈居然还有如此余地么?”

  周淮安略带惊讶道:

  “不过是穷兵黩武今之下的使然,兖州不过户口十数万,瑕丘城内仅得其大半;然而为了备战,就差不多将一半的丁壮给抽空了。。”

  负责对接河南方面的参谋小组组长兼少兵队出身的郑养宝解释道:

  但不管怎说,这些俘虏可是好东西啊!尤其是对于现在几乎各个方面都相对缺乏人力的太平军而言。因此,也早已经在征战天下的过程当中,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对于旧有军队的降兵和俘虏进行甄别、清洗、安置和改造的成熟预案和方略了。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初步的发动和相互检举,将那些将领和军中大小头目给分离出来;该公开审判的审判,该处刑的处刑,该流放的流放;然后将普通士卒当中那些满身毛病的老油子和污点罪行较多的,进一步的揭举出来另做判决和处分;最后剩下普通随大流的士卒。

  除了少数甄别出来作为辅助部队的补充之外,其他都可以充实到各地的编管区和矿山、工地当中去;在地方部门监管下接受数年到十数年的劳动改造,抹掉身上就有军队所带来的戾气和积年恶习,再分配到新设的屯垦地和营田所,乃至补充到建生军里去都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做为主动投降的待遇和选择要比被动的俘虏更好一些。而降卒之间按照具体的情况,也有临阵、献城、战后和逃亡路上等三六九等细分的处理以为榜样。现今随着太平军逐渐控制了关中、河西、河东的延边之地以后,这些降卒和俘虏们又多出了一种选择,就是可以带着家人去戍边数年之后,就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中原地区这些割据日久的藩镇又不一样。相对于那些河西、朔方、银夏、振武等需要仰赖中枢接济,才能长期维持的备边戍防型军镇;或又是单纯作为朝廷钱袋子和主要贡赋来源的,;两岭、淮南、镇海/浙西、浙东、宣歙等东南八路,经济作用更大过军事存在的财赋型方镇。

  或又是作为变相的中央军序列和内圈屏障,而与近幾守备力量——左右神策军大营,有着千丝万缕历史渊源的京西北八镇;位于关东/中原地区地区的方镇就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安史之乱后就几经变迁而实质割据至今的河朔三镇,一种就是为了防备这些割据势力而设立的防扼/镇要型的军镇。

  比如与魏博镇隔河相望的天平军、河阳军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