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1章 朱天命此人不详_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天命问道:

  “还有啥,”

  苏轼说道:

  “剩下的三处流民为了防止日久生变,我们可以随机选取部分流民回天枢城,然后等十来天在送他们回去讲述天枢城的待遇,

  总是我们的官员宣传肯定会形成审美疲劳,要是随机选中一批流民,由他们体验之后在回去做思想工作,效果会更好。”

  不愧是苏轼,完美天赋,内政接近满分的人才,各个方面面面俱到。

  对于人心的把握,也到了一个近妖孽的地步。

  看来当真是大宋朝廷让苏轼伤了心。

  朱天命点头说道:

  “可!”

  “侯爷,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捕快司与衍衣卫的人去丰常岛、昌渡岛以及靖朝岛收取天赋好的孤儿,充实力量。

  工部也要派人去收拢三百万流民中的副职人才,副职人才能够创造大量财富,早一天来天枢城,我们就早一天获得财富。”

  苏轼思路很清楚,有条不紊的说道。

  朱天命十分庆幸,有个内政高的人才,领地事情自己就放心多了。

  吉鸿云与侯永寿、方宽三人,内政尚可,但是要达到这种高度,还是不行。

  至于丰常岛、昌渡岛以及靖朝岛三岛,是朱天命计划中最后收拢流民的三岛。

  只见苏轼继续说道:

  “粮食也要源源不断的送往三岛,只要粮食在三岛,人心就必定在我们这里,

  甚至我们还可以组织精壮开采三岛上的矿脉,铁矿、紫铜矿、元阳石、黑岩金,都是我们急需的材料;

  特别是黑岩金,铸造城墙的不二材料。”

  朱天命赞道:

  “孤得苏轼,如鱼得水。”

  苏轼此时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没有了当初的吊儿郎当,十分严肃与认真。

  因为苏轼把最后振兴大宋的希望都放在了朱天命身上。

  尽管知道后面朱天命会夺了大宋的山河,但是想着大宋那腐朽不堪的制度,与一群只会争权夺利的官员,

  还不如建立新朝,至少朱天命积极进取,善待百姓,容易接受各种新制度。

  而且朱天命也给机会让他苏轼一展抱负。

  苏轼常年在大宋礼部跟各个运朝、宗门、教派打交道,一腔抱负,如何施展?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各项事情精心的十分顺利。

  收拢了200多w的流民。

  天枢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处十分大的扩建。

  现在的天枢城已经能够住下三百万人口,其余的流民全部送回永北大城。

  永北大城管辖的面积至少能养活上千万人口。

  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李清照顺利结丹出关。

  在出关那一日,李格非府邸风云变色,一个十分巨大的青莲影像在上方凸显。

  瑞彩万道,霞光芊芊。

  李清照浑身充满祥瑞之光,其体内更有大道轰鸣,好像在庆贺什么。

  这一异象震惊了大宋汴京无数人。

  在道教的庄子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直接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