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全是我的功劳啊_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然那以后向海外大进军的时候,这个人才跟不上那岂不是很尴尬了。

  不过郑成功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反正郑大木也是他儿子,没他.........嘶........这个就得问川田氏了,朱由校是真的不知道啊。

  经过了这么一打探,反正郑芝龙是不敢再有什么别的小心思了。

  这种势力确实不是他们郑家这种实力可以招惹的,既然人家想的是合作而不是把他们郑家给消灭了,那么自己还想那么多做什么,合作不就好了。

  只要人家想的不把他们郑家给灭,那么郑芝龙还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如此他们郑家岂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了吗。

  识时务者为俊杰嘛,我郑芝龙那在识时务这点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倒是一点也不假,郑芝龙对站队这个事情上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从一个小小的官吏家庭,成长为现在的郑家,那是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啊。

  郑芝龙与海盗打过交道,与倭寇交好,与那些西边来的人做过生意,最后成了现在的大明军官,掌握数万水师千条战船,那不都是靠着他一次次的站队一次次的选择得来的。

  没有加入海盗,他怎么积累原始资本,没有他与倭寇和西边的那些人做生意,他如何能够发展壮大。

  最后要不是他及时的加入了大明官府的行列,怎么收编多个海盗势力,成为现在南洋之上首屈一指的大腿子。

  现在连倭寇和西边的那些鬼佬见了自己都得叫一声大哥,还得交保护费。

  郑芝龙的一生站了很多的队伍,而且每次都能站到正确的一方,就算是最后他也站了建奴,但是那也算是站到了胜利者的一边。

  只是他这一次的站队却然他众叛亲离,在历史上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说只要他投降就可以给他一个闽粤总督当当,其实郑芝龙知道这个只是权益之计还有调虎离山而已,建奴哪里是真的想给他这么高的待遇。

  只是就算郑芝龙知道了建奴的目的,他也没有做出反抗的态度,反而直接坐以待毙,说自己已经到了中年不想逃亡,结果就被建奴抓到了京师,郑大木想要劝止,但是郑芝龙执意如此就是不听劝,逼得郑大木只能去孔庙哭庙、焚儒服,对自己的父亲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

  然后郑大木毅然决然的后率部出海,继续抗建奴,当建奴攻克福建的时候,郑大木还在坚持与建奴作战,英勇斗争并开拓台湾,并且坚持战斗到了十七世纪八十年代。

  郑芝龙被送到京师,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后面又被封一等精奇尼哈番。顺治十年的时候,晋封同安侯。为了安抚郑成功,建奴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数次奉令以父亲的名义命郑大木归顺,结果都是被郑大木给斥责了。

  后来郑大木北上,建奴让郑芝龙差家人去见郑大木,再度相劝就抚。郑大木怒叱不理,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的心,于是与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

  最后郑芝龙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苏克萨哈下令把郑芝龙与其亲族拉到了菜市口全部斩首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