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九七章 危急时刻_唐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事堂里,诸位宰相、魏王李泰和孙伏伽等人全都处在震惊之中,伪造皇帝圣旨,调动兵马那可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但谢逸真就这么做了

  不过仔细想想,谢逸这个胆大妄为的举动似乎也合乎情理,当此危急之时,灵活变通,行非常手段也说得过去。

  从大局上来讲只要救了皇帝陛下,保住了大唐江山平安稳定,倒也算不上什么罪过,反而算得上有功于国。

  当然了,最终到底是论功行赏还是严苛问罪,恐怕要看皇帝陛下的心情了。

  救驾确实是天大的功劳,但假传圣旨,调动兵马却又是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谢逸到底会落得怎样的结果现在谁也说不好。

  不过诸位宰相们却不约而同有个感觉,那就是谢逸最终至少罪责不是很严重,毕竟晋阳公主也参与了此事,如果要问罪谢逸,那公主该当如何呢皇帝陛下总不至于问罪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吧

  再者,谢逸也算是忠心耿耿,调动兵马是为了护驾,晋阳公主更是为了给皇帝传讯,不惜冒险进入了东宫。这等初衷为了护驾,忠勇可嘉的行为如果还要问罪的话可能有些说不过去。

  最有可能的结果应该是功过相抵吧,最坏不过如此,但从此以后谢逸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他还年轻,还要往后面看,将来的前程确确实实只能用不可估量四个字来形容。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的前程也很值得期待,那就是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见到此情此景,对眼前的二外甥李泰并不是很看好,他终于觉得这个过于投机的外甥可能会栽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倒是芙蓉园里的三外甥李治,那个本性更加淳厚,且文武双全的外甥更加有可造之相。

  而且长孙无忌莫名其妙有种感觉,在李承乾谋反这件事上。谢逸能够料到先机,最先察觉出问题并且做出反应。其洞察力甚至超过了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和长安的诸多世家,其能力着实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长孙无忌觉得,有理由相信谢逸可能掌握了一些旁人所不知道的消息。并且做了相应的安排。这个年轻人素来神奇,在他身上有着非常之事完全不足为奇,这些年谢逸一直守在晋王府,对晋王李治可谓是忠心耿耿,有心栽培。

  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分内之事。但对于谢逸这样的人物而言绝对不能这么简单地认为。当他用心,且很认真地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件事一定值得做,换句话说就是有利可图。在一个皇子身上用心,所图的是什么呢

  尤其是谢逸本人和东宫和魏王府的关系都不怎么好,无论是为了自保和将来的前程而言,似乎都应该做点什么。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李治是谢逸手中的一张牌,一张王牌,这张牌对自己而言同样也具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