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9章 君弱臣强?赵祯放大招,裁撤冗官即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9章君弱臣强?赵祯放大招,裁撤冗官即将开启

  新任监察御史韩绛上奏,反对夏竦之子夏安期逾越礼制任经筵官后。

  多名台谏官响应,也纷纷上奏。

  殿中侍御史范镇更是一日撰写了三篇奏疏反对。

  他称:经筵侍读乃官家师儒之官,通晓古今者方能胜任,今官家为厚待夏家而内授,实为令安期被世所讥。

  赵祯非常生气。

  他认为官员们根本不能理解他与夏竦之间的君臣感情。

  想看一看他会如何妥善解决此事。

  依照苏良的性格与谋略,不可能会如此冒失地打击官家。

  赵祯本准备将这些反对奏疏都压而不发。

  苏良站出来拱手道:“官家,臣以为造成此等局面的根本原因,非台谏欲揽大权,亦非台谏官们的性格强势霸道。而是自全宋变法以来,君弱臣强所致。”

  甚至可以说——

  赵祯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午后。

  “有。”苏良笃定地说道。

  若能裁官成功,就是为朝廷增收。

  但而今,群臣比赵祯更懂得如何兴宋富宋,且大多还不会溜须拍马,各个都是直脾气。

  赵祯虽不认可夏竦所言的“台谏势大,已隐隐凌驾于皇权之上”。

  从夏竦的谥号到夏安期的经筵之职,台谏官们屡次将赵祯弄得下不来台。

  苏良听到赵祯质问,赶忙解释道:“官家,臣绝无言您平庸之意,臣是讲当下因变法而造成了这种局面,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只是这些臣子的能力太逆天了。

  相对于唐介、欧阳修、范镇等台谏官的刚正固执,以及总是以一句“请官家以大宋江山社稷为重”驳斥赵祯。

  赵祯无奈,只好免去了夏安期的侍读之职。

  赵祯想了想,决定将三司使王尧臣也叫上。

  赵祯的帝王之才,确实有些配不上这些“精兵强将”,而全宋变法又离不开这些“精兵强将”。

  整个大宋朝。

  “官家,台谏官大多都是这种性格,且若无此种刚直性格,恐怕也做不好台谏官,让他们做事圆滑一些,恐怕……恐怕做不到啊!”

  在任何一个朝代,君弱臣强都不是好事。

  听到此话。

  朝堂百官,皆一心兴宋。

  又擅于论辩。

  别太直,别太拗,别太强势,给他这位官家留一些面子。

  他们很清楚。

  然而,夏安期知晓此事在朝堂闹得沸沸扬扬后。

  当下朝廷开支最大的,除了军费,便是官员俸禄。

  让他心里有些窝火。

  “今日之台谏,言事沽愤,冷面铁心,总令朕大失颜面,应立改莽撞刚直之陋习。”

  以自我德才不足,另需丁忧守孝为由,上奏去职,态度非常坚决。

  就是在变法策略文书上,加盖玉印,写上一句:“甚合朕意,可速行之。”

  赵祯伸手一摆,打断了苏良的话语。

  往昔,有党争时,赵祯还能主持主持公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