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3章 讨论问题_清穿之福晋好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胤禛摆手让他们坐下,继续说道:“另外,朕有意让八旗子弟,凡是年满十六周岁的,都去丰台大营训练两年,给他们松松骨头、紧紧皮,若是谁敢不去,那就停了给他们的银子。

  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就只会招猫逗狗遛鸟,仗着祖上的功绩,不思进取,纨绔不堪。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要是哪天有人打到家门口了,他们也只有丢盔弃甲的份儿!”

  富灵阿和多罗隆齐声说道:“皇上英明!”

  不说在京城待了十几年的多罗隆,就连刚到京城一年多的富灵阿,也留意到了八旗子弟的现状,安于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完全没想过若是上头遮风挡雨的长辈不在了,他们要如何生存。

  长此以往,骁勇善战,铁骨铮铮,打下大清江山的巴图鲁后代,可能连一个普通的汉人百姓都不如。

  富灵阿迟疑着说道:“皇上,世祖规定旗人不能经商,他们亦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且在京八旗没有旨意不能擅自离开京城。这样一来,文不成武不就的底层旗人找不到其他事情做,自然也就只能无所事事,靠着那点微薄的俸禄过活,若是……”

  若是没有这么多限制,就能提高旗人的积极性,而不是跟现在一样,得过且过。

  在清军入关前,八旗士兵战时为兵,休养时为农,耕战两事,兼行并举,让八旗士兵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势头。清军入关后,因为对汉人的防备,八旗重心倾向军事方面,生产方面自然而然就削弱了。

  为了保证八旗收入,顺治帝下旨建立了旗人的俸禄制度,将朝廷赏赐的田地收归各旗,租赁给民人耕种,个人不再拥有土地,每月给旗人发放一定的俸禄。

  为了让旗人精力都放在军事上,顺治还下令不许旗人经商,并且在京旗人不能随意出京,必须上报佐领,否则按“逃旗”之罪,严加惩治。

  顺治的政令,对于有底蕴的大家族来说不痛不痒,无关紧要,反正他们家财丰厚,而且他们不能经商,不是还有奴才吗,产业放在奴才名下就行了。

  但最底层的旗人日子就艰难了,没有自己的土地耕种,也不能经商,家中资产微薄,发放的俸银仅够度日而已,哪里还有多余的银钱去做其他。

  康熙或许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但当时问题还不严重,不到亟需解决的时候,所以他还在世时,就时常以赏赐的名义给八旗子弟发放银子,让他们得以度日。

  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旗人的生存方式,让他们自食其力。

  胤禛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严重。

  可他刚登基不久,不好贸然废除世祖的旨意,“这件事急不来,容朕再好好想想,强制入军营的命令颁布下去后,无所事事的旗人会减少很多,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