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二章胜勇追寇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到那么多操舟的将士。若刘义隆真去了番禺,傅亮感觉刘衷完全可能从海上发动进攻。

  不料,刘义隆看到傅亮想起谢晦之降,怒从心头起,喝道:“依你之见,朕若不往寻阳,便要做亡国之君了。”

  傅亮大惊,伏地请罪,刘义隆拂袖退朝。至西堂,召王弘、王华、王敬宏(王裕之,避刘裕讳)、孔甯子等亲信议事。

  “徐羡之、傅亮大逆不道,谋害天子、亲王,朕欲除之。”刘义隆愤愤不平地道。

  王弘劝道:“陛下,大敌当前,当以和为贵,处置徐傅二人,不妨等到退敌之后再说。”

  刘义隆怒道:“害国之逆不除,朕寝食难安。”

  众人见天子心意已决,王华道:“徐傅两人把持朝政,党羽众多,陛下要除两人不妨先召檀将军还朝,有他坐镇不虞生变。”

  刘义隆感觉建康城中兵马不足,檀道济威名赫赫,有他镇守建康心中也能安稳些,命王华写诏书。

  再说徐羡之和傅亮退朝一起来到尚书台,两人相对无语,谢晦投降雍军,天子对他们记恨已深,两人恐怕难以自保。

  王韶之急匆匆跑进官廨,低声道:“陛下召王弘等人在西堂密议,似对二公不利,请二公早做决断。”

  徐羡之和傅亮大惊,连忙起身逃出西明门。徐羡之出城逃至新林,感觉无路可去,在一处烧陶窑中自缢身亡;傅亮乘马奔至族中墓园,被屯骑校尉郭泓逮捕,刘义隆下令于广莫门外斩首。

  一日之内,三名顾命大臣两死一降,建康城内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檀道济收到刘义隆的诏书,命他率军守护建康。徐羡之、傅亮被杀,谢晦投降的消息檀道济已知,此时天子召他进京意向不明,檀道济不能不怀疑刘义隆要诱他进京斩杀。

  高进之丢失夷陵城后逃入山中,辗转回到下邳,被檀道济任为司空参军。高进之认为天子诛杀徐羡之、傅亮,对付同为顾命大臣的檀道济可能性很大,毕竟当初是檀道济率军冲入宫中抓拿刘义符。

  “兵临城下,危亡之际不思退敌却忙着排除异己,朝堂诸公腹中装得全是粪草。”檀道济气恼地吼道。檀道济以雍军攻打下邳、前线战况紧急为由拒绝返京。

  得知檀道济居然抗旨,刘义隆既恼又怕,若是檀道济再归降雍军,那自己只有早点袒体衔璧投降了。

  四月六日,刘衷率水师攻克番禺,广州刺史刘谦之北逃至始兴;王慧龙在上虞起兵,三日后夺取山阴城,一万五千雍军朝钱塘进发,沿途永兴、富春等城望风而降。

  刘义隆忙命到彦之率军从京口救援钱塘,自己匆忙带了文武乘船前往寻阳避难,派兵部侍郎顾仲文出使洛阳,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希望能划江而治。

  五月二日,雍公杨安玄向麾下众将下达总进攻令,“宜将胜勇追穷寇”。

  五月十八日,夏口在钱磊和杜骥的合力下告破,吓得刘义隆连忙逃往豫章;五月二十六日,王慧龙在钱塘城北破到彦之大军,到彦之败走阳羡城(今江苏省宜兴市);五月三十日,刘衷部将郭挺攻克即阳,进逼京口。

  王镇恶趁胜追击,围困豫章城。六月七日,刘义隆驾素车白马,袒体自缚,衔璧牵羊,率文武出降。王镇恶解缚受璧,让刘义隆下旨命刘宋文武投降。

  雍军船舰浩浩荡荡沿江而下,所过之处并无抵抗,王仲德在历阳归降,张邵在临沅降张锋。

  船至石头城,镇守建康的彭城王刘义康出降,王镇恶率军入建康,收取图书典籍,封存府库,严格兵丁不得扰民,并请出郗恢出面安抚门阀士族,京城数日之内便安定下来。

  六月十日,江夏王刘义恭自京口投书愿降;六月十四日,檀道济归降。

  至此,天下已定。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